东京游记 | 小石川后乐园 [复制链接]
返回上页
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
诗中的“后乐”二字,便是小石川后乐园的名字由来。
在日本江户时代初期,水户德川家开始营造此园,在第二代藩主德川光圀(guó)的主持下完成。“后乐园”,便是主人听取友人、明朝遗臣朱舜水的意见,依据范仲淹所作《岳阳楼记》中的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而命名的。
这句诗,可以说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座右铭,表现的是一种济世的态度。“后乐”便是“忧天下”、“天下乐”之后的自乐,由此考量,便能在游园时更好地感受筑园者的心境。
园 中 布 景
后乐园除了将各地著名的湖、山、河流、田园景观巧妙的模拟体现外,还有随处可见以中国的名胜命名的景观,如圆月桥、西湖堤等中国名景,加之园名也有朱舜水命名,因此游客可以在千里之外的日本感受中国庭院的味道。
▲ 小石川后乐园的平面图
▲ 杭州西湖平面图
观此平面图,便能直接地看到到后乐园的设计建造中借鉴的中国元素。与西湖一样,小石川后乐园同样以水面为中心,湖中有仙岛,有长堤,景点围绕着蜿蜒的湖面依次展开。
在我国的园林设计中,湖、池、岛、堤、桥、廊等被用来分隔园林空间,空间越分隔,便感到空间越大,越有变化,独立的景点被融入到整个园林中,此大园包小园也。从小石川后乐园的平面布置,可见此造园手法,将有限的空间变无限。
园 中 景 致
园中遍植梅花、樱花、杜鹃、菖蒲等花卉,能够欣赏到四季不同的风景。
▲ 夏季,园中满眼绿色,不远处山丘起起伏伏,近处杜鹃怒放。
▲ 姿态优美的日本红枫
园林中的花木的选择是非常注重姿态的,“万绿丛中一点红”,对于这点睛的“红”的选择更是非常重要,要经得起游人细细的品味。
▲ 通天桥 绿叶丛中,红桥飞架
水 与 园
“山贵有脉,水贵有源,源脉贯通,全园生动。”
“山得水而活,水得山而媚。”
后乐园中的水是从神田上水分出一条支流引入庭园内,遂形成了以池水为中心的回游式假山泉水庭园。水面本是虚,岸上花木为实,而花木倒影却是实,虚实相间,园中的景致便更耐人寻味。
▲ 展翅的仙鹤
▲ 大堰川
▲ 西湖长堤
▲ 园中的睡莲
满池的睡莲,其上一座古朴的拱桥,睡莲的满与古桥的孤,真是让人想象无限。
▲ 朱舜水亲自设计的“圆月桥”
因水,原本孤立的拱桥,与水中的倒影,虚实结合,一轮圆月升起。陈从周曾说过“景中有景,园林之大镜、大池也,皆于无景中得之。”此圆月桥,便是如此。
建 筑 与 园
园林中的建筑,多隐于绿林中,或如亭、榭之类则贴近水面,以小巧玲珑者居多,融于周边景色,浑然一体。
后乐园中的原有建筑由于战乱等种种原因早已不复存在,留下的只是长满青苔的台基和满目疮痍历史碑刻!现存少数建筑为后世所建。
▲ 九八屋,古代的酒肆
▲ 得仁堂
纪念《史记》中伯夷、叔齐的事迹而设。光圀在18岁时读,读《伯夷传》,被伯夷、叔齐事迹所感动,也促成了后来将自己的藩主之位让给了侄子。
▲ 青青竹篱 每处棕绳的系法是相同的,细节处见其自然之态
四 时 风 景
春有樱花,夏有荷花,秋有枫叶,冬有梅花,一年四季好景不断。
后 记
历史上,朱舜水是余姚的四大先贤之一,明朝复国运动之中挺身而出,但无果而终。亡命日本并终老异乡,棺椁留在了日本水户德川家族的墓地之中。
该园建成后,朱舜水评价说
文章由上元鉴筑中式装修(www.sydsgn.com)编辑整理,如赞同我们的观点或喜欢我们的文章,转载请注明。
Tel:010-5728 8138 Add:北京市通州区宋庄60艺术区上元鉴筑
Copyright 2014 SHANGYUAN DESIGN All Right Reserved. 京ICP备14012328号-2